年份 | 著作名稱 | 第一作者 | 第一作者單位 | 出版社名稱 | 其他作者 |
---|---|---|---|---|---|
2021 | 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 | 秦大河 |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 | 科學出版社 | 丁永建,翟盤茂,宋連春,姜克雋 |
2021 | 氣候:歷史的推手II-"小冰期”氣候與清代歷史 | 李威 | 國家氣候中心 | 氣象出版社 | 巢清塵(第二作者) |
2021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 |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 | 國家氣候中心 | 科學出版社 | 國家氣候中心 |
2021 |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1):碳達峰碳中和專輯》 | 謝伏瞻、莊國泰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巢清塵、陳迎、胡國權、莊貴陽 |
2020 | 干旱監測、預警及災害風險評估技術研究 | 張存杰 | 國家氣候中心 | 氣象出版社 | 張繼權,胡正華,姚玉璧,范廣州 |
2020 |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 | 謝伏瞻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劉雅鳴,陳迎,巢清塵,胡國權 |
2020 | 積雪和氣候(譯) | 李偉平 | 國家氣候中心 | 科學出版社 | 張艷武,史學麗,周文艷 |
2019 |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9):防范氣候風險 | 謝伏瞻,劉雅鳴 | 中國社科院、中國氣象局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巢清塵、莊貴陽、胡國權、潘家華 |
2019 | 中國氣候 | 宋連春 ,丁一匯 | 國家氣候中心 | 氣象出版社 | 張強 賈小龍 張培群 等 |
2018 |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8):聚首卡托維茲 | 謝伏瞻,劉雅鳴 | 中國社科院、中國氣象局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陳迎、巢清塵、胡國權、潘家華 |
專利名稱 | 專利號 | 專利權人 |
---|---|---|
一種基于統計降尺度技術的短期氣候預測技術方法 | ZL 2020 1 1061566.7 | 國家氣候中心 |
基于生態大數據的野外輸電線路激光防鳥害分析保護裝置 | ZL 2019 2 1618143.3 | 國家氣候中心、內蒙古電力集團綜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聚變清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種POT洪水自動提取方法及系統 | ZL 2018 1 0350505.9 | 國家氣候中心 |
基于土壤水勢的干旱預警系統 | ZL 2015 2 0802895.0 | 國家氣候中心(排名第一) |
基于土壤水勢的單閥控制器 | ZL 2015 2 0802827.4 | 國家氣候中心(排名第二) |
一種遠程土壤水勢溫度測量系統 | ZL 2014 2 0112823.9 | 國家氣候中心(排名第三) |
一種新型無線溫度數據記錄儀 | ZL 2014 2 0110000.2 | 國家氣候中心(排名第二) |
軟件名稱 | 登記號 | 著作權人 |
---|---|---|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監測診斷預測系統v1.0 | 第8283326號 | 劉蕓蕓,蔣薇 |
全國高速鐵路氣象危險性監測評估系統 | 2021SR1573001 | 高歌,李瑩,王國復,孫劭,周星妍 |
低溫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域軟件 | 2021SR1509048 | 國家氣候中心;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郭艷君;王國復;翟建青; 張穎嫻; 代潭龍 |
全球水汽通道監測診斷系統 | 2021SR1340271 | 國家氣候中心,崔童 |
氣候科研成果轉化中試平臺[簡稱:中試平臺]V1.0 | 2021SR0945175 | 李清泉;萬江華;田奔;李剛;高迪 |
基于氣候-植被關系的中國潛在植被分布模擬系統V1.0 | 2020SR1024077 | 於琍 |
組合統計降尺度季節平均降水業務預測系統 | 2020SR0327164 | 劉穎、任宏利、武于潔 |
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MJO)監測預測系統V2.1 | 2020SR0237743 | 任宏利、吳捷、趙崇博、張培群、武于潔 |
北半球夏季季節內振蕩(BSISO)監測預測系統V2.1 | 2020SR0237736 | 吳捷、任宏利、張培群、趙崇博 |
北極濤動動力-統計預測系統 | 2020SR0135988 | 任宏利、聶羽、武于潔、左金清、周放 |
成果編號 | 成果名稱 |
---|---|
中氣科成登[2022]0026 | 月-季節內氣候模式預測產品解釋應用技術 |
中氣科成登[2022]0038 | 高精度多源資料綜合干旱監測評估技術 |
中氣科成登[2021]0068 | 關鍵氣候變量及災害事件指標體系與應用 |
中氣科成登[2021]0069 | 城市短歷時強降水監測和致災閾值研究及業務系統研發 |
中氣科成登[2021]0070 | 三峽水庫氣候效應分析評價關鍵技術及系統研制 |
中氣科成登[2021]0071 | 近百年全球陸地氣候變化監測技術與應用 |
中氣科成登[2021]0347 | 東亞季風多尺度變率監測預測系統 |
中氣科成登[2021]0348 | 亞洲地區動力-統計相結合的月-季節尺度降水客觀預測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
中氣科成登[2021]0350 | 中國主要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示范技術研究 |
中氣科成登[2021]0351 | 通量形式平流算法在全球高分辨率大氣環流模式中的應用 |
編號 | 成果名稱 |
---|---|
中氣科成評[2022]078 | 新一代氣候監測預測分析系統(CIPAS3.0) |
中氣科成評[2022]050 | 氣候變化監測技術與應用 |
中氣科成評[2022]049 | 氣候變化對長江流域大型水庫水資源、水電及洪水風險綜合影響評估關鍵技術研究 |
中氣科成評[2022]031 | 基于動力統計相結合的中國汛期降水多模式集合預測新理論與新方法 |
中氣科成評[2022]018 | 干旱監測預警技術及影響評估系統研發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時間 | 生效日期 | 備注 |
---|---|---|---|---|
QX/T 638-2022 | 氣候預測檢驗 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 | 2022/1/7 | 2022/4/1 | 行業標準 |
QX/T 637-2022 | 氣候預測檢驗 熱帶氣旋 | 2022/1/7 | 2022/4/1 | 行業標準 |
QX/T 636-2022 | 氣候資源評價 氣候生態環境 | 2022/1/7 | 2022/4/1 | 行業標準 |
QX/T 597-2021 | 區域性干旱過程監測評估方法 | 2021/5/10 | 2021/9/1 | 行業標準 |
QX/T 595-2021 | 氣候指數 高溫 | 2021/5/10 | 2021/9/1 | 行業標準 |
QX/T 633-2021 | 南海夏季風監測指標 | 2021-10-14 | 2022/1/1 | 行業標準 |
QX/T 575-2020 | 氣候指數 雨澇 | 2020/7/31 | 2020/12/1 | 行業標準 |
QX/T 574-2020 | 氣候指數 臺風 | 2020/7/31 | 2020/12/1 | 行業標準 |
QX/T 573-2020 | 氣候公報編寫規范 | 2020/7/31 | 2020/12/1 | 行業標準 |
QX/T 570-2020 | 氣候資源評價 氣候宜居城鎮 | 2020/7/31 | 2020/12/1 | 行業標準 |